李华:警惕文物展陈“泡沫化”现象

    进入21世纪,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博物馆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自公共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费支持。博物馆经费有了保障,涌现出许多陈列展览精品。然而,一些馆由于专业水平有限以及对博物馆本质理解上的偏差,“有钱”之后出现了贪大型、图抢眼,过分追求展陈效果的视觉冲击,不惜排挤文物展示空间和牺牲观众参观的空间舒适感,在展厅里无限制地陈设大型景观或复制品,致使博物馆文物展陈出现“泡沫化”现象,令人思考、担忧。
    “泡沫化”严重的文物展陈,其特征表现为“假大空”。所谓“假”是指在展陈中占据大量空间,夸张运用虚拟大型场景,相对于文物展品的真实性而言,给人以大而假的感觉。所谓“空”,是说这样的虚拟场景往往并非必要,有可能扭曲文物展品的完整性。“泡沫化”展陈中“假”大为凸显,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眼球,而“真”则被无意中淡化为陪衬,展陈意义走样,展陈本身趋于空洞虚假,甚至造成观众误解。
    为什么会出现文物展陈“泡沫化”现象?
    笔者认为有几方面原因:一、自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经费成倍增加,致使一些馆竞相攀比贪大,为“泡沫化”现象的产生奠定了资金与心理取向基础。二、展陈评论还不像影视、美术评论那样广受关注,展评舆论空间狭窄,展评力量的培育还远远不够。三、对优秀文物展陈评定标准理解不一。
    文物展陈中“泡沫化”现象首先背离了博物馆存在的本质意义——即展示实物。文物展陈不是“世界公园”式的,更不是当下时兴的靠大复制和假景观拉动旅游挣钱的行业,如若过于求大型、图抢眼,势必走向不讲科学与背离自身原则的浮华之庸俗。
    我们知道,博物馆文物展陈的两大要素,一是文物实物展品,二是观众。在“泡沫化”文物展陈中,大型景观或一些抢眼的辅助展品气势上压倒一切,视觉上首先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作为展品的文物实物则被边缘化,屈居于墙根角落。在这里,展品因空间狭小而不能全方位展示给观众,阻碍了展品内涵的顺畅传达,降低了教育目的实现程度。
    在“泡沫化”文物展陈中,作为展陈第二要素的观众,因大量空间被大型景观或复制品占据,享受不到宽敞、典雅带来的舒适感,只能沿着被设计好的狭窄路径前行。
    文物展陈“泡沫化”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然,展陈往往需要交代环境,但不必一定要耗费大量人财物力,不惜占据大量展厅空间去陈设大型景观。现代声光电技术、照片、绘图甚至精美的绘画等手段完全可以取而代之,既省费用又省空间。辅助展品也是必要的,但超大的辅助展品会遮掩真实展品的魅力。
    “泡沫化”文物展陈不仅给人以哗众取宠、喧宾夺主之感,而且会冲淡展陈主题,甚至可能误导观众。比如,有文物展陈中模拟塑造的远古时代虚拟场景,其古人面貌及生活环境的真实性往往并未得到科学考证;一些创意类的大型景观,概念上往往是主观臆想,不仅剥夺了观众想象的自由,还会误导观众对文物真实性的正确判断。
    对于文物展品,可能有观众是无知的,他们往往跟随展陈设计意图展开参观。我们发现,在“泡沫化”展陈展厅里,观看大型景观或复制品的观众往往比看文物实物的多。为了达到所谓的“震撼”效果,有的大型景观横亘于展厅进门处,挡住了人们了解展示整体意图或全貌的视线,博物馆展陈的通透效果与连贯性被虚拟的“假东西”破坏了。
    另外,文物展陈“泡沫化”也许不利于展品安全。据了解,一些景观制作材料或易燃或散发对人体或文物有害的气体。另外,若把有限的人财物力更多地用于大型景观或复制品,无形中会减少对展柜或其他安全设施的投入,展柜材料质量与制作水平就有可能得不到充分保证,从而危及文物安全。过于高大的复制品或景观一旦失去稳定发生倒塌,也可能伤及文物或观众,尤其在地震等灾难情况下。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不反对在文物展陈中应用景观或复制品来活化展陈,来连接展陈序列,但应少而精。大型景观作为吸引观众,突出馆藏特色的手段,无可厚非,但应该慎重选择摆放位置,最好选择在展厅以外的空旷区域,并放置“放大xx倍复制品”标签。
    如今,我们有能力做很多事,但有能力就一定要做吗?还应问一句“该不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