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书 曾如实:遗址类专题博物馆陈列空间的拓展

    一、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延伸
    一般认为,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在某个空间内,利用博物馆藏品实物或者其它形式的文化载体,通过表现特定主题的内容设计和形式艺术设计,向观众提供和传达某种信息的一种大众传媒方式。一般将其分为固定陈列和临时陈列两大类。
    这里所指的“空间”,过去往往被认为是指博物馆建筑的室内空间,在这个“空间”之外的博物馆范围内的其它空间,往往不被重视,认为展厅以外不在陈列设计范围内,应该归建筑装饰和其他管理部门处理,室外空间更是属于园林绿化职能部门管理。这样导致一些博物馆的陈列室内外、博物馆建筑内外风格氛围迥异甚至相互冲突,不能形成互为衬托的作用和效果,难以达到突出一个博物馆的主题和特色的目的。一些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还算整洁干净,也经过了一定的内容设计和形式艺术设计,但是前往展厅道路以及展厅周边的设施和环境氛围却目不忍睹,毫无内容和形式艺术设计的痕迹,极大地影响了陈列展览的艺术性和观众参观的效果。
    当今博物馆的文化属性不应仅仅只体现在展厅之中,而应包括建筑内外和环境的整体展现,在博物馆范围内的每一个空间,都可以反映一个博物馆特有的文化内涵。国内近年新建的许多博物馆,都十分注重这方面的形象展示,在许多细微的地方都不放过展现自己特色的机会,大到建筑造型、小到地砖纹饰、栏杆扶手样式,都有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参与,将环境氛围设计与陈列设计融为一体。
    世界上一些先进的博物馆还将其博物馆的藏品库房、藏品整理、文物修复、图书资料室、学术研究等空间,纳入对公众开放参观的范围,当然也就少不了陈列设计意识在这些非陈列展览空间的导入和运用,使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空间得到很大的拓展。目前,在文化遗存大遗址保护和生态博物馆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空间的延伸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遗址类专题博物馆陈列和设计范围
    遗址类专题博物馆是指那些对一处或多处相对集中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考古价值的不可移动历史文化遗存开展收集、保护、考古、研究、展示等工作的博物馆。
    遗址类专题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仅靠有限的陈列室建筑空间是不够的,因为这类博物馆所保存、保护的最大、最主要和最具特色的“藏品”就是文物遗存本体,也就是其最主要的陈列展示对象,与之相关的环境也是其重要的陈列范畴。
    在一些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内,往往只是对观众开放文物遗存本体和基本陈列展览,在陈列展览题材内容的挖掘和延伸方面的工作开展得不够,内容和形式单一,文化信息量较少,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还有一些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只重视馆内的室内陈列设计,而忽略对文物本体展示的设计工作,甚至连妥善保护工作都有较大的差距,对博物馆大环境的整体陈列设计意识淡薄;再就是环境氛围意识不足,特别是对遗址博物馆周边环境风貌控制不力。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有重要影响的遗址博物馆前,有长达数千米的旅游纪念品购物街,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必经历一番包括外语在内的喧嚣叫卖,除了刺激观众的神经,还想掏空观众的口袋。虽然这些现象目前已有根本性的转变,但还需要从观念和理论上进行探讨,形成遗址博物馆全方位的陈列设计的意识和概念。
    遗址类专题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设计,首先要树立大遗址保护和大陈列的观念,不仅局限于陈列室内的展览,整个遗址博物馆范围内,应该就是一个供博物馆陈列设计者施展的大空间。其次是建立一种遗址博物馆内景点即“看点”,需要充分发挥陈列设计人员的智慧,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打造的工作程序。再就是需要陈列设计工作者,运用各种陈列方法和手段去营造一个较大的展览空间,要对博物馆内的大空间关系进行构思,在把握博物馆固有陈列展览设计规则的同时结合运用雕塑石刻、园林造型、场景模拟、艺术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做好遗址博物馆的系列陈列展览。
    三、探索与实践
    成都永陵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位于成都市中心区域,为了保护、研究和展示这处国家重点文物遗存,专门设立了成都永陵博物馆,属于遗址类专题博物馆。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成都永陵博物馆由于展览场地的限制,只有文物本体永陵地宫和基本陈列《永陵文物暨前后蜀历史》的展示,永陵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已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为了适应新世纪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要求,成都永陵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工作者,从大遗址保护和大陈列的思路上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讨论研究,在遗址类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空间的拓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从观念上确立了大陈列的思路,突破展厅面积有限的束缚,在修编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陈列展览也进行了规划,将大陈列划分为三个主题展示区域:即千年帝陵——文物遗址区、唐音遗韵——陈列展览区和蜀宫乐舞——景观展示区,由博物馆陈列设计人员作出了三个区域的陈列展览设计规划方案。通过近两年的实施,使永陵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越来越丰富,相关的文化内涵得到逐步展示,“看点”逐步增加,大陈列的规模正在形成。
    文物遗址区在永陵博物馆中轴线的前段,中轴线上的分布为博物馆大门、神道、永陵地宫、两侧配殿。过去的神道只有一尊考古出土的文吏石像,陈列设计人员查找资料、绘制图纸、研究讨论方案增补了七尊文吏、武吏和瑞兽石刻造像。神道石刻的增补恢复,对营造帝王陵的历史文化氛围起到了“点睛”的作用,观众即使还在馆外,透过敞开的三道大门就已被神道上两列气势恢弘的石刻造像所吸引。
    过去的永陵地宫基本上是原状陈列,只有几盏照明的灯光,墓葬的氛围让观众感到有些不舒服,往往是匆匆浏览后便离开,参观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通过陈列艺术设计,在地宫前室辟出一个小型序厅,除了永陵地宫介绍外,还陈列有《历代帝王陵》图片40余幅,以便观众对我国历代一些主要的帝王陵作一个概括地了解,在丰富观众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与永陵进行比较,以加深对永陵这座地上陵的了解;在灯光的处理上将地宫的14道券拱作成14道灯光带,在棺床下方加置投射灯光,让棺床产生漂起来的效果,增加了“二十四乐舞伎”灯箱片,使观众能十分清晰地对比欣赏“二十四乐舞伎”石刻精品,在营造地下宫殿氛围的同时增加了永陵地宫的辉煌感。
    永陵地宫墓冢是文物遗址区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是永陵博物馆体量最大的一件“藏品”,以往是顺其自然地长满荒草,在夏季到也青翠,可一到冬季就尽显枯黄凋零景象,有损皇陵的景观。现将墓冢上的杂草清除干净,种植了千余棵四季长青的塔柏,容颜大为改观,尽显皇家陵苑风范。
    文物遗址区经过上面的陈列设计的实施,再加上仿唐代牌楼式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大门和神道两侧配殿的临时陈列,文物遗址区的陈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陈列效果良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在三道河东西两侧的陈列展览区、景观展示区域内原有基本陈列《永陵文物暨前后蜀历史》,现已规划设计新增《蜀王祠》、《二十四乐舞伎》石刻艺术廊、花间词馆、蜀宫书画院、蜀宫乐舞文化广场等系列陈列展示景点,正在逐步实施之中,永陵博物馆的陈列展示空间都将得到全方位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