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展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5年3月,《博物馆条例》鼓励博物馆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距《条例》颁布至今已一年有余,很多博物馆在创收的路上依然走的坎坷艰难。究竟如何才能吸引游客,成功创收呢?近日来火遍北京的两大临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灵感。

今夏,毕加索与莫奈在北京 “相遇”了。他们分别是在北京山水美术馆展出的“毕加索走进中国”艺术大展和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的“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这两个展览一个是原作展,一个是数字展,形式不同,褒贬不一,但是它们都获得了极大地成功。今天我们就来对比分析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展览各自的魅力所在。

主打“原作”的传统展览

5月28日,“毕加索走进中国”艺术大展在北京山水美术馆启幕,展出了83幅毕加索作品,覆盖其早、中、晚期和油画、版画、素描、手稿、雕刻、陶瓷5大艺术形式。

除了展示毕加索经典画作,该展览在展厅一侧还设立了“毕加索邂逅齐白石”版块,讲述了毕加索与中国的渊源,以及他的艺术创作与东方艺术大师齐白石在语言上的某些互通性。紧随其后的是84件记录了毕加索的日常生活、创作现场、娱乐逗趣、家庭和爱情等内容的影像作品。此外,还特邀了曾与毕加索共同创作过版画的安吉拉·奥奇宾蒂设立展区,共有16幅作品,以及一幅她与毕加索共同创作的作品。在地下一层,相关的阅读区、毕加索年表墙以及循环播放的视频资料,从不同角度解读毕加索,力求通过多元的方式和多维的视角全面展示这位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大师,获得专业人士的众多好评。

 

新奇有趣的数字化“莫奈”

 

为纪念莫奈逝世90周年,深圳市小橙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引入了中国。

莫奈这位“静美画家”、“光的诗人”留存在世的400幅作品已散落世界。有人说,要看尽莫奈的原画,需要跑遍世界各地上百家博物馆。若不是莫奈的“骨灰级”拥趸,恐怕难有这样的财力和精力去完成这项壮举。如今《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却可以满足人们一次性看尽莫奈的愿望,因此在国际上一经推出便热潮不退。

 

进入展厅后,耳畔传来舒缓了钢琴曲,眼前是巨幅的《郁金香花田旁的风车》,一秒钟的恍惚,人仿佛身在画中,随风轻摆的郁金香和缓慢转动的风车,扫去了都市生活中的疲惫和烦恼。这样强烈的代入感,是传统的画展缺乏的。

据了解,《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共有八大主题馆,包括5个莫奈生平主题展区和3个特别主题展区。主题展区从莫奈的启蒙创作期,到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邂逅爱情,继而创立了印象派,从被排斥到炙手可热,最终成就了印象派的传奇。3个特别展区则围绕其妻子卡米尔、鲁昂大教堂和睡莲系列画作展开。

人们以往所知的画展,沉闷,严肃,禁止拍照,入场的儿童常因无法忍受馆内的压抑气氛而拒绝接受与艺术的接触,成年人也慢慢对画展产生高不可攀、敬而远之的看法,选择更热闹、更娱乐性的活动。莫奈艺术展突破了传统画展的常规,创新地引用了多媒体感映技术,结合灯光、音效等多重搭建的布展方式,将印象派作品的特点放大,放大画作细腻笔触的同时,引领观众从展厅步入画中,让静态的画面变得鲜活。

这种将科技和艺术相结合,注重人与艺术的互动的现代数字化展览,虽然缺少了面对真迹的激动,一定程度上受到专业人士的质疑,但是这种方式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刷新了看展理念,相比较传统展览,这种展览的科普性更强,更加适合普通群众和少年儿童。 5月1日开幕以来,该展览的观众明显比一般展览多。小朋友有在这里画画临摹的,也有随着现场投影做游戏的,好不欢快。

在国际上,举办临展是博物馆挖掘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展举办的好,可以不断吸引观众多次进馆,进而产生更多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文创衍生品的发展。然而目前国内的优秀临展并没有形成一个现象,这对于众多尚在摸索成长中的博物馆、展览馆来说,既是一种未知的冒险,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