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近日,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山东省文博系统陈列展览策划高级研修班结束了为期三天的课程。

本次研修班期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海广教授、上海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郭青生研究员、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沈辰教授、山东博物馆副馆长杨波研究员分别就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国外博物馆的展览策划理念与实践、展览策划精品案例推介等主题为学员授课。

设计菌有幸参加了此次研修班,可谓受益良多。下面我从展览内容策划及形式设计方面,简单分享下学习所得。

学术·前沿·时效性

考古研究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领域,我们在做展览时,同样应紧跟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展览内容,以达到及时、准确的历史文化教育功能的要求。

以大汶口时期的复原场景为例,根据考古研究,在大汶口遗址中有丝织品出土,证明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很可能已经有丝绸衣物。然而在很多博物馆的场景复原中,新石器时期的人们依然着兽皮草裙,给参观者传达了不准确的信息。

内容·故事·以人为本

优秀的展览是学术热点和社会主流思潮的反映。history,即his story,是人的故事,博物馆展览的目的是向当代人展示古人的生活、讲述他们的故事,并由此引发对当下社会的思考。正因如此,“以人为本”成为设计展览的重要原则。

对于面向普通观众的展览而言,“以人为本”意味着展览要逐渐从过于考古化的器物展,转变为讲述器物故事的人类学科普展示。

2013年温哥华艺术馆(Vancouver Art Gallery)举办了“紫垣撷珍—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览通过不同的分类与陈列方式,分门别类的展示紫禁城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讲述器物背后被时光掩埋的故事,深入浅出,受到观众喜爱。

过去我们习惯于将文物按照年代、属性、材质进行分类展示,忽视了不同器物间的场景关系,使陈列冰冷而枯燥。如今,通过一些优秀的展览,我们应逐步改善陈列的思维逻辑,注重不同藏品间的联系,发掘藏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赋予展览更丰富的内容。

“以人为本”理念同样体现在展陈设计上。展品的陈列方式、场景的表现形式都应当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设计。

《中国姿态》雕塑展,展品靠墙陈列,观众只能看到展品的三面。

安大略博物馆《中国秦汉文明展》,观众可任意在兵马俑队列中穿梭,获得丰富的观展体验。

未来的展览不仅需要向观众提供更丰富的参观角度和故事化的复原场景,更需要重视展览内容的人性化,从观众的观展兴趣入手,借助器物讲述覆灭在历史尘埃中的往事,鉴古思今,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与作用。